人文科学研究与发展前瞻圆桌论坛在我校举行

316日下午,由我校人文社科处、文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以“中国文化、文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瞻——兼谈文科科研课题的选择、表达与期刊编辑问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法学院会议室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原国家图书馆馆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詹福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北京大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梅新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桂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评论社原副社长张国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毅等十多位专家参与演讲与讨论。在苏高校一百多位师生和我校学报全体编辑列席论坛。论坛上半场由我校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卫东教授主持,下半场由我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江波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詹福瑞认为应该回到原点重新讨论什么是古代文学,指出文献整理研究应该更深更细,并重点论述了文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还原历史面貌,要回归文学的初衷,重视语言艺术的研究,重视“经典”在文学史、文化史以及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左东岭总结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的关键词为“规范”和“情怀”,近二十年来越来越重视以标准化、技术化、数字化为特点的“规范”,造成了重文献、轻思想,重逻辑、轻人文关怀的研究困境,他认为人文关怀与规范化齐头并进才是文学发展的未来方向。在科研选题方面,他认为选题要选真问题,主要包括接着说、原创性、逆向思维三个衡量标准,新文献、新方法、新角度则是寻找选题的途径,细读文本的能力是练就敏锐学术眼光的前提。

 廖可斌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回归生活史和心灵史,将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宏观中观察微观。日常生活与重要事件中都包含着“文心”,要从文献中寻绎这种“文心”,努力体会,在文学艺术层面加以研究。

 梅新林认为,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特点是文献集成、跨界融合、文本回归、理论自觉、技术支撑,并指出要从文献重整、范式重构、意义重释三个方面来构建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时代,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朱万曙指出,技术发展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造成了远离文本的弊端。他强调文学研究是大数据解决不了的,只有注重文学的审美、情感、精神,才能永葆文学研究的魅力。他高度肯定了苏州大学学报文学栏目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指出编辑需要有问题意识,能够敏感地抓住话题,进行组稿约稿,激发学界的讨论,产生学术聚焦效应。

 尚永亮指出,唐代文学研究近十年来的发展势头与宋代文学研究比较,后者有更多新气象,由此可知选题老套、过于重视文献、轻视理论、视角陈旧的现象,应该得到反思和改变。他强调要避免碎片化研究,从整体性、理论性方面进行关照。

杜桂萍指出,回顾古代文学研究四十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经典问题,文学研究、文化研究都要重视“细读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她以元代文学和戏曲研究为例,总结了拓展古代文学研究新空间的可能性。

 张国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品类繁众、关系复杂的原始森林,与西方文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要理解“什么是中国化的”。在研究方法上,既要从时间上进行考察,又要从空间上进行观照。他指出,要将学术期刊打造成一面学术旗帜,起到引领学术的作用。编辑要具有问题意识,加强选题策划、组稿约稿,走出学术期刊仅仅是“学术园地”的低层次目标。

 张毅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关系着民族文化复兴,文学研究包含了思想研究、历史研究、地域研究、家族研究等多路径的展开方式,文学研究的意义是多元的,揭示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是研究者的责任。

 周兴陆从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史的侵蚀说起,指出中国学者要牢牢把握住本国文史研究的话语权、阐释权。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包括文献研究、文本阐释、文学评论这三个方面,并指出现实关注、人文情怀、批判性反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和基础。

 最后,我校特聘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罗时进对论坛进行了总结,感谢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对我校文科研究、学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希望真正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立在“真问题”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学界期待的成果。 

(学报编辑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