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学院: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既肯定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也指明了志愿服务的努力方向。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转型升级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

一、站位提高:以志愿服务践行时代担当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但又重任在肩。文正学院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与此同时,文正学院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信仰公开课等形式以及思政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等载体,激发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促成学生志愿服务的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志愿服务践行时代担当。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广大青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文正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号召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奋斗中追梦,在奉献中圆梦。

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代,他们善于并能快速接受新知,并以自己的言行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文正学院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关乎国家整体安全,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新媒体平台更迭的背景下,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有着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应该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参与者、践行者与守护者。为此,文正学院通过学校“官微”“官抖”以及学生组织、社团以及班级的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走网上志愿服务路线”,坚决抵制不良网络内容、主动宣传正能量,赋予志愿服务全新的时代内涵。

二、制度“加持”:体现志愿服务的“量化”与“彰显”

首创“公益行为学分”。文正学院从2007年首创并实行《学生行为学分管理条例》,条例遵循育人为本、规范管理、正面激励引导为主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大力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文明行为,从思想行为、文明行为、交往行为、实践行为、文明行为、创新行为以及公益行为等六个方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量化评价。在公益行为方面,列出参加并按要求完成青年志愿者服务内容、参加苏北计划志愿者服务计划和参加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组织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等四项具体内容,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加分分值。行为学分的评定伴随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入学初每位同学的基础分是80分,根据条例并对照表现进行动态管理,并在学生毕业时将行为学分记载表归入本人档案。据统计,2016级金融(实验班)秦畅同学公益行为学分达到46分,为在校生中公益行为学分最高。她的公益行为则涉及到火车站导乘”“养老院陪护”“无偿献血等多个方面。

精心设计“正向激励”。目前,行为学分已经与文正学院学生评奖评优、学生干部考核等工作有机衔接。根据规定,学生参评文正学院奖学金行为学分不得低于85分(一年级学生不得低于82分)、参评国家奖学金行为学分不得低于100分、参评国家励志奖学金行为学分不得低于90分(二年级学生不得低于85分)。为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文正学院在推荐学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学生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基本要求中,不仅有行为学分总分的规定,对公益行为学分也单独提出要求,即前者不得低于2分、后者不得低于4分。通过制度设计的正向激励,在文正学院学生中已经形成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和你追我赶、相互激励的志愿文化。

双重激励“扎根基层”。文正学院从2006年起,为激励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贫困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鼓励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对于服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入选志愿者不仅授予院长特别奖荣誉,还专门拿出经费设立奖励基金进行真金白银的奖励。该基金奖励的具体对象为参加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的志愿者,具体奖励金额为前者每人3万元后者每人1.5万元;获得志愿者金质奖章的志愿者还追加奖励2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以来,文正学院共有47名应届毕业生被重奖,奖励总额达85.5万元。文正学院的双重激励,让有志扎根基层的应届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能让他们更加安心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思路创新:国字号” “互联网+成志愿服务关键词

 “点面结合”夯实基础。目前,文正学院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工作架构:院团委青年志愿者管理部作为组织、协调部门,统领院级学生组织、系科组织以及学生社团三支“有生力量”,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担当”;与此同时,通过重点项目、重要活动、重点团队将志愿服务活动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做出传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不少“现象级”的志愿团队和志愿项目。如在全院7个公益类社团中表现最为抢眼的爱心社,它在1999年创办,和文正学院同龄;它在册社员1000余人,长期活跃在一线的志愿者400余人;活动地点从校内到校外,活动内容从爱心伞的借还、城市文明宣导到贵州山区支教。文正学院的“爱黔行”贵州支教项目更是“声名在外”,该项目所在团队曾获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以及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活动中从全国逾千所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的30支团队之一。通过点面结合,文正学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既有横向的宽度,也有纵向的深度。

 “国字头”开辟“新跑道”。在常态志愿服务活动平稳开展的基础上,文正学院主动瞄准在苏州地区举办的“国家级”“国际级”大型活动,并积极对接活动举办方承担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而文正学院在学生志愿服务方面的理念、做法和成绩,也让当地政府部门“青睐有加”。近年来,文正学院学生作为志愿者先后参加了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四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活动、2016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以及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等国内外重大活动,并广受好评。其中,13位志愿者获得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组委会表彰,2012级空乘专业的邢丽同学更是因为表现突出被媒体誉为最美小青葱;为第四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26名同学在外交部新闻司致有关方面的感谢信中被点名表扬。通过参加这些高层次、高要求、高标准的大型活动,文正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认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拓展新领域。作为苏州市新媒体联合会的两家高校会员单位之一,文正学院认识到“互联网+公益”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最大增量”。文正学院作为策划执行单位参加了2018年苏州互联网公益日之爱的公益路系列活动、作为新媒体支持单位助力兜转六城门、网遇苏州城网络文化活动,并因此被苏州市新媒体联合会授予2018年度新媒体公益爱心单位荣誉称号。在推动大学生走出去的同时,文正学院也积极引进各类社会公益资源,为在校大学生能力提升、创业就业提供上门服务”。苏州市首场大学生新媒体社会实践活动公益讲座就放在文正学院举办,苏州市新媒体联合会还组织14家会员单位上门招聘,带来新媒体编辑、市场策划等诸多岗位。通过引进来,学生们的存在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

四、示范引领:以主题活动放大志愿服务效应

主题展示发挥榜样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只有通过榜样示范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其中,才能放大志愿服务效应,营造全校甚至全社会的向善、向上氛围。为了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校园内绽放光彩,并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文正学院的探索成果和先进典型,文正学院举办了以“热爱公益、奉献社会”为主题的学生成长成才展示日活动。展示日活动包括公益品牌活动展示,优秀志愿服务学生代表展示,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展示以及志愿服务荣誉展示。西部支教团报告会、活动事迹报告会以及校外辅导员公开课也在当天活动上一一推出。

 “长效思维”力促“终生服务”。由于缺少学校组织、同伴互勉以及精力所限等原因,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和频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文正学院意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应是“一时一事”,而应该是“时时事事”,并通过毕业季、校友返校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勉励、关心和支持他们将志愿服务当作“终生事业”,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而这种“长效思维”也逐渐“开花结果”。如在校期间就在志愿服务方面表现优异的邢丽同学,在学成毕业赴泰国继续深造期间,就利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为中泰交流做了不少工作。目前,她已经为清迈、清莱等府的30余座寺庙录制了中文配音解说,相关视频在Youtube泰国旅游频道播出。2001级会计专业校友郑毅近年来在扶贫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为四川阿坝州贫困地区的彝族儿童、新疆克州的贫困家庭、江西革命老区定南县以及江苏泰州高港中小学多名学生或捐钱捐物、或负担大学学费、或提供工作机会,并赴东部战区某雷达站慰问官兵。

(本文已在人民论坛网刊发,原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正样本”》)

(文正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