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部:微课程(群)项目让大学课堂“活”起来

为了更扎实推进“苏大课程-3I工程”项目的建设,日前,教务部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群)项目”教师研修坊活动,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同时邀请技术团队面对面指导立项教师自主开展微课视频的制作。

研修坊活动中,老师们就“微课程的设计、微视频的制作以及翻转课堂的有效组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第一批微课程(群)项目试点的几位教师代表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学课堂应有的“活力”。

教育学院的李利老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的“进阶式学习”功能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包括学习视频和小测验。李老师精心设计小测验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于视频学习内容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作为课堂上开展深入讨论的引子,将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紧密联系起来。医学部的张增利老师则采用课前将学习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的方式来布置学习任务,同时每个视频都配有《课前学习任务书》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先通过“提问”或“课前测验”的方式来检验课前学习效果,再进一步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自由发言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展开讨论、深入思考。

医学部的陆叶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是“教师引导、小组交流、相互提问、个别交流”的方式。陆老师在微课视频中预设了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如何去查找相关资料、关注学科前沿。课堂上小组交流时既可以讨论预设问题,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小组之间互相提问,还可以现场提问老师;对于不爱开口的学生,老师进行个别交流。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赵蓓老师是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分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下任务、答题目、知识点的应用、理重点、释难点、师生和生生互动”,另一种是“课前分组学习、人人写小论文、合力做PPT,课上小组汇报,小组间提问和讨论”,根据每次翻转的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用。

医学部的王大慧老师试点的课程是实验类课程,“一视、二看、三仿、四做”是王老师设计的基于微课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将实验演示的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前安排实验仿作环节,课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组间PK,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开展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苏大课程-3I工程”自2014年启动,通过对新生研讨课、通识选修课、网络进阶式课程、微课程(群)项目、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等几类课程项目的建设,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应用于实践,落实在课堂。到目前为止,已立项65个微课程(群)项目并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的又一体现,它改变了传统的大学课堂形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翻转课堂无固定模式,不同学科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同,但它也具备一些典型的特点。例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单单是课程内容的传授者,更多地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从被动的内容接受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课堂内容变为辅导答疑、讨论交流、小组协作等;技术起到的作用是为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提供方便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评价方式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等。

交流活动中,老师们纷纷表示,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大学生的学习,值得推广。教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例如,有同学在课程意见反馈中这样写道:“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让我们不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课堂上老师有更多地时间与我们交流、解答疑问,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微课视频短小精悍、设计精良,学习起来目标明确,无论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还是课后查缺补漏,效果都不错。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革,希望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教务部)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